俗話說“十人九腰疼”,很大一部分人在一生中會有不同程度的腰背或腰腿疼痛,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腰椎間盤突出。
腰椎間盤突出癥是較為常見的疾患之一,主要是因為腰椎間盤各部分(髓核、纖維環及軟骨板),尤其是髓核,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變后,在外力因素的作用下,椎間盤的纖維環破裂,髓核組織從破裂之處突出(或脫出)于后方或椎管內,導致相鄰脊神經根遭受刺激或壓迫,從而產生腰部疼痛,一側下肢或雙下肢麻木、疼痛等一系列臨床癥狀。腰椎間盤突出癥以腰4~5、腰5~骶1發病率高,約占95%。
為什么椎間盤會突出?“突出”了該治嗎?
很多中老年人去醫院體檢,被醫生告知“腰椎間盤突出”,以為自己得了什么了不得的大病。其實,腰椎間盤突出只是影像學的概念,換言之,是指經腰椎CT或磁共振(MRI)檢查發現椎間盤向后突出。臨床疾病診斷中根本沒有“腰椎間盤突出”這一名詞,它只是影像上的描述,并不是疾病名稱。既然不是疾病,當然無需任何治療。事實上,人類從能夠直立行走的那一天開始,就賦予了腰椎間盤承受上身重量的使命。由于地心引力的影響,脊椎受到自身重量的壓力,加上其他因素的影響發生椎間盤突出也就不足為奇了。
而一旦腰椎間盤變性、纖維環破裂,髓核突向后方椎管內致使相鄰組織遭受刺激或壓迫,就會引起一系列臨床癥狀,此時就被稱為“腰椎間盤突出癥”,也就是我們所說的“腰突癥”。顯然,腰椎間盤突出與腰椎間盤突出癥兩者的區別在于是否有“臨床癥狀”。需要我們注意的是,一旦發展為腰椎間盤突出癥,輕者會造成腰腿疼痛、麻木、行動不便,嚴重的甚至會導致大小便功能障礙或使患者癱瘓在床!為此,及時發現并針對性治療對腰突癥來說極為關鍵。
哪些癥狀預示著腰椎間盤突出變成了“腰突癥”?
▶慢性腰痛
有些患者在急性腰痛之后逐漸形成持續性慢性腰痛,在咳嗽、噴嚏、排便用力或早晨起床后疼痛加重,休息后減輕。這樣的患者實際上是較重的腰肌纖維炎,再遇到誘發因素時就有可能發生腰椎間盤突出癥,這是腰椎間盤突出癥的信號之一。
▶脊柱側彎
有的患者腰痛伴有脊柱側彎,而沒有腿痛的癥狀,這種情況也應考慮是腰椎間盤突出癥的前期癥狀。
▶發作性腰痛
在腰椎間盤退變伴椎間關節不穩的情況下,往往再過伸位時發生腰痛,可反復發作,每次可持續數日或數周,在間歇期則沒有任何癥狀,這是腰椎間盤突出癥的信號之一。
▶容易腰扭傷
許多人都有過腰扭傷的經歷,大多是因為過度或過強的運動勞損造成的。有的人往往沒有什么大的運動,只是彎腰拿了點東西或洗臉或起床疊被就突然發生腰扭傷,休息幾天或熱敷或口服止痛藥,疼痛就能消失,患者常常以為是肌肉拉傷或肌纖維炎,而不認為是腰椎間盤突出癥的信號。
得了“腰突癥”能治好嗎?能治好嗎?
這恐怕是所有患者及其家人都特別關心的問題,尤其是那些屢屢或長期被該病困擾、飽經疼痛折磨的人,或幾經治療而未治好患者所急切想知道的。其答案是可以治好,但是無法治好!這可能會使我們大失所望,然而腰椎間盤突出癥并沒有所謂的“根”,又何來“治好”呢?
就其病因而言,腰椎間盤突出癥屬于退行性疾病,講究的是長期緩解。任何治療方法都無法保證100%治好和永遠不復發,即使主張外科切除的所謂“治好術”也具有一定的復發率,這個事實無法改變,但是我們可以將其縮小,這是微創外科技術發展的動力。我們可以在兩害相侵中取其輕,選取創傷相對小、治療效果相對好的治療方法,然后爭取獲得較好的治療結果。